因應世界的日異變遷,現代人腳步急促造成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三餐飲食老是在外也就常忽略營養的均衡性,日積月累身心俱疲狀態下健康就容易失衡,疾病也就悄悄找上門來了。
近年來因為食安風暴引起的文明病實在不勝枚舉,根據衛福部104年十大死因統計,重大疾病如癌症已位居之首,疾病風險的威脅已是我們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然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新型藥物與醫療技術的昂貴,恐怕都會讓收入暫停的上班族經濟陷入困境,而我們應建置好堅固的後盾,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心、創造更多美好人生的可能。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a93j0yycDx8wnPy4wZ82OI0Nqpjt3sCyqjpf8IOS5k3-WlJSMUm5QoXrkNwpKtkaiVz0Hu1aESlsSSqsdN8fko3R-I12p2KRWDTPPuYPy8A22V9Drn9kubVZty2TWmP1ea6ngLNBB5pI/s400/104%25E5%25B9%25B4%25E5%258D%2581%25E5%25A4%25A7%25E6%25AD%25BB%25E5%259B%25A0.png)
重大疾病好發風險族群:
*特殊家族病史。
*個人健康狀況與過去疾病史。
*飲食作息長期不規律不均衡。
*高汙染地區、高壓工作性質。
疾病高風險族群,醫療保險規劃應注意?
原則1.風險機率:依過去病史或身體狀況,來確認重疾險種,針對發生機率高的做重點規劃。
原則2.風險承擔力:「保大不保小,扛不起的風險優先」,真正經濟的風險缺口來自於出院後,對抗長期療養不知病多久、花多大,以照護性質做規劃。
原則3.範圍廣:若無過去可比病史,以疾病項目覆蓋率最高重大傷病險優先規劃。
原則2.風險承擔力:「保大不保小,扛不起的風險優先」,真正經濟的風險缺口來自於出院後,對抗長期療養不知病多久、花多大,以照護性質做規劃。
原則3.範圍廣:若無過去可比病史,以疾病項目覆蓋率最高重大傷病險優先規劃。
原則4.預算:
終身與定期的特色各有千秋,依個人年紀與財務狀況,漸進式規劃。
➤各年齡責任不同,針對扛不起來的風險,資金充足者建議朝終身規劃「鎖住風險保障」,風險已被預先規劃,相對的承受力就被評估量化,當風險到來時我們較能平靜從容的面對。
➤若資源不足或只需補足某階段性的保障,定期規劃有著眾所皆知的特色以「最小的錢,買到最高的保障」。保險公司有保留變更費用與條款的權利,有不承保、停賣的潛在風險,且人們年齡越大保費越高、也可能因疾病而遭到除外拒保的可能,這些未知風險可大可小,值得大家評估是否承受的起,對吧?
終身與定期的特色各有千秋,依個人年紀與財務狀況,漸進式規劃。
➤各年齡責任不同,針對扛不起來的風險,資金充足者建議朝終身規劃「鎖住風險保障」,風險已被預先規劃,相對的承受力就被評估量化,當風險到來時我們較能平靜從容的面對。
➤若資源不足或只需補足某階段性的保障,定期規劃有著眾所皆知的特色以「最小的錢,買到最高的保障」。保險公司有保留變更費用與條款的權利,有不承保、停賣的潛在風險,且人們年齡越大保費越高、也可能因疾病而遭到除外拒保的可能,這些未知風險可大可小,值得大家評估是否承受的起,對吧?
💬小提醒:每個人的需求與承受力不同,預算有限下以「保費不超支,分批購買」為原則。
重大疾病保障分為四種(含新式乙型)特色不一,整理如下:
↓↓請注意這裡:↓↓
🚨以"最擔憂罹患重大傷病"且"無任何醫療險"的族群為前提下依序規劃如下:
🔺實支實付⇒一次給付型重大傷病(範圍較廣)⇒
癌症險(分住院型定額給付和一次型給付)⇒殘扶/長照險
建議說明:
面對健保制度DRGs的上路<<健保改革,衝擊為何?>>,醫療服務較基本,尤重疾病患易有合併併發症,在醫療行政的繁鎖、體制尚不健全下,想要有較好的醫療服務品質難免需自費,透過風險轉嫁規劃將缺口補齊。
2.「(多重)一次給付型重大傷病險」、「一次給付型癌症險」:
重大傷病險與癌症險差別是,重疾種類和風險範圍,大家可就"過往特殊病史"做規劃,評估集中資源在重疾癌症險、特定傷病險,若無特殊病史,以含蓋範圍較廣的重大傷病險做較全面的防護,若資源有限擇一規劃,記得以最擔心的重疾種類做重點規劃。
➤而「(多重)一次給付型重大傷病險」,為罹患重疾有多次給付特性(每家條款不同), 相對其它重疾險種,此類稱得上保障範圍最廣且相對完備。
重大傷病險與癌症險差別是,重疾種類和風險範圍,大家可就"過往特殊病史"做規劃,評估集中資源在重疾癌症險、特定傷病險,若無特殊病史,以含蓋範圍較廣的重大傷病險做較全面的防護,若資源有限擇一規劃,記得以最擔心的重疾種類做重點規劃。
➤而「(多重)一次給付型重大傷病險」,為罹患重疾有多次給付特性(每家條款不同), 相對其它重疾險種,此類稱得上保障範圍最廣且相對完備。
➤選擇一次給付金的特色在於非住院時支付醫療服務及無法工作時生活費用的補貼,對於出院後的長期復健與照護生活之路,相對靈活且富有彈性,實屬重要。
3.「殘扶/長期照護險」:若考量角度為,重疾風險機率>意外或疾病造成殘廢機率,因醫療技術的進步與治療品質的提升,康復與存活率也相對提高,我們需有足夠的資源放在醫治好重疾,而後行有餘力之下,我們再將對抗重殘的潛在風險補齊。<<何謂殘扶/長照?>>
💬小提醒:
規劃保額時需思考未來期望的醫療服務品質,在能力內做適當的風險配置。
重疾帶來的高額醫護費用與無法工作的缺口,保額盡量規劃200萬、不低於100萬為原則。
那~除了商業保險的理賠,提醒大家還有社會保險請領範疇。
罹癌或已領重大傷病卡的族群,勞、健保補助有哪些呢?
👦容我最後再提醒、嘮叨幾句,我們都不希望風險發生,要謹記「預防更勝於治療」我再說一次,謹記「預防更勝於治療」(因為太重要了!!),盡可能的避免好發性的疾病發生,養成良好的飲食作息、身心靈的調適放鬆,珍惜健康與辛苦賺來的錢,保險資源是為風險較高的族群做轉嫁而準備的,而非每種保險大家都得盲目跟隨,在資源有限下全部投入風險配置,因而讓資金產生閉鎖,將排擠到其它更重要的人生目標,事實上要依每個人狀況、承擔風險力的不同,盡可能控制在年收入一成上下,才不至浪費、轉而讓資源更有效率。
留言
張貼留言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