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社會靜悄悄的來,意識到了嗎?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WPR76gDs_YDSymHc4NilWLsmBeSOdoMiOr3mfi9qHnzAXW4yjrmyt_28iQBMzlw7lpp1uceFwOhgfT3uc4UYSY6AIUNx89j2DpP3sFo79oHGGmkAZnvLqhzQnsE9i5ntRsOcKaUa44M/s640/%25E5%259C%2596%25E7%2589%25875.png)
老年人,可以不是負面的岐見,而是具足經驗的人生智者,而更該思考的是,提早做好退休規劃,迎接健康又有活力的綠色生活,對嗎?
現代人普遍認同高齡社會的到來,老後所需的長期照護保險、醫療資源、生活費的準備、與參與公益樂在學習等等…我們應該現在就多些關注,心有餘力之時就能開始著手打造樂活富足的退休生活。
每個人老後都希望過的既富足又有尊嚴
我在<<35歲起預約退休存摺>>一書,調查指出受訪者預期風險大多為:
通貨膨脹、醫療支出、國家財政破產
根據以上三點我重新詮釋了老後資產配置,以源源不絕+不坐吃山空的角度切入,老後若想過的富足無虞的生活,可以期待政府的資源,但退休金勢必要自已規劃。
以下分享給大家有個方向參考。
老後生活資產配置,把錢想像為你的戰將,分為前、中、後衛去運轉。
1.前:生活費每天一定需要的花費(可控制的)
2.中:資產保留(資產:房產、股票、債券、儲蓄險…等)
3.後:準備無法預期的風險預備金(風險規劃)
什麼意思?
1.在年輕時有固定收入,可以做一些穩健型的投資創造增值複利(不間斷的收入),為自已準備一筆退休金,老後的生活費可以動用部份資產+政府(勞退年金)固定每月進來的收入來支應生活所需,但如果發生需要失能被照顧之時就不夠了,這時就需要啟動政府長照政策+適度的商業保險彌補缺口。
2.本金保留非必要時不要變賣兌現,老後生活若你想跟孫越伯伯一樣當終身義工,那麼就得讓這些未分配的本金繼續為你工作(此時投資選擇以保本性低風險標的操作),持續產出收入以杜絕坐吃山空的可能。
3.人體老化的速度比我們預期的快,但我們可以透過運動、學習、與參加活動等活化細胞來減緩失能,但身體不是鐵打的還是有退化生病的可能,所以在無法掌握的醫療支出花費與長期照護費不知花多久、不知花多大的潛在機率,若我們能提前規劃,將不確定性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為我們扛下"未知",當有狀況發生時就能啟動一層層的防護牆,保護我們將傷害降至最低,讓老後生活更安心快樂。
政府早在幾年前已經意識到台灣社會的老化趨勢,為了整個國家發展與潛在社會問題,2007年提出「長照政護政策1.0」,105年9月29日通過「長照十年計畫2.0」升級版。
<<「長照十年計畫2.0」11月試跑!!>>
106年即將正式上路的「政府長照2.0」可以給我們哪些照顧呢?<<長照2.0>>
*長期照顧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注意:日常生活功能受損>>,需要由他人提供照顧服務。
點圖可放大 <<格式問題↓長照1.0補助內容請點這!>>
長照花費真有這麼貴?到底要花多少?
*以下圖表參照保發中心與調查所得,平均約花費38,000~78,000/月。
源自<<怎麼樣買長照>>一書。
點圖可放大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G1iRsY7v9aqfe9XFpQBg35aZNtoOfhJo30AQVrDq1OQBZYMiyyXymoLlU2lYFjw0pvloNJFvyHHGnrQbt19qMoBQYeIXsHs7yVkDj5zfjRYRdhK3CYVGxPXJRb9icM3Ewo6_Am_SgQrQ/s640/%25E6%259C%25AA%25E5%2591%25BD%25E5%2590%258D1.png)
風險缺口,因為長照險為中長期規劃,也是長期照護商業險種裡費用相對高的,建議每個人在做規畫時,別忘了整體檢視,一個階段一個階段走穩將風險值考量進去做後盾,每個家庭都有最適合且量身打造的規劃,我很看重每一份規劃也視為一種責任,實在不能以大多數人適用的模式套用於每個人,然後在文章中簡單套用公式的方法帶過,所以建議每份保障規劃,大家可以與自已信任的顧問多次了解、調整,最終試算出一個最符合理想的未來,給現在的我們一個明確努力的方向將缺口補足,才能真正發揮功效。
每個理財工具各有強項,做資金配置時應階段性檢視自身與家人狀況(財務與健康)定期一併規劃,提前努力、防範未然,來讓我們每一個人生階段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因為提前規劃不慌亂,處變不驚身心平衡且充滿期待吧!
留言
張貼留言
我要留言